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趣的生活冷知识 —— 一张纸究竟能对折多少次呢?是不是感觉这个问题好像挺简单的,但真要细究起来,还挺有门道。
你要是拿起身边随便一张纸,比如说办公室常见的 A4 纸,自己动手试试对折。嘿,你大概率会发现,折到第 6 次、第 7 次的时候,就感觉特别费劲了。再想继续折下去,那可太难了。不信你现在就试试,是不是这情况?这时候你可能就纳闷了,咋就折不动了呢?其实啊,这背后藏着一些有趣的科学道理。
咱们先从纸张本身的变化说起。每对折一次,纸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,但是厚度呢,却会增加一倍。就拿 A4 纸来说,它的厚度大概是 0.1 毫米。对折 1 次,厚度变成 0.2 毫米;对折 2 次,就成了 0.4 毫米;对折 3 次,0.8 毫米…… 这么一路翻倍下去,增长速度快得惊人。当对折到第 7 次的时候,纸的厚度已经是 12.8 毫米了,而面积却变得很小很小。这时候,纸的厚度和面积的比例就变得很不协调,再想对折,就受到了物理层面的限制。
展开剩余71%曾经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事儿,通过公式计算,对于一张厚度为 t,宽度为 w 的纸,横竖交替对折 n 次之后,厚度是 2 的 n 次方乘以 t,宽度则变成 (1/2) 的 (n/2) 次方乘以 w(n 为奇数时,宽度中的 n 取 n + 1)。当纸的厚度等于宽度的时候,也就是 2 的 n 次方乘以 t = (1/2) 的 (n/2) 次方乘以 w 时,纸就从平面的状态变成了类似方块的形状,也就没法再折了,这就是理论上折纸次数的极限。把 A4 纸的厚度 0.1 毫米和宽度 210 毫米代入这个公式,算出来 n 大约是 7,这和咱们实际操作中感觉 A4 纸很难对折超过 7 次还挺吻合。
不过啊,你可能又会想,那要是换种纸呢?比如报纸,它比 A4 纸薄,厚度大概在 0.06 毫米左右,宽度有 390 毫米。按刚才那个公式算,它理论上的极限对折次数 n 大约是 8 次。在实际操作中,一般人用点力气,把报纸对折到 7 次是没问题的,这也和理论值比较接近。但你知道吗,有位哈工大的教授算过,要把 A4 纸对折到第 7 次,得需要大约 980N 的力量,这差不多相当于 100kg 物体的重力啊;而把报纸对折到第 8 次,更是需要 2320N 的力量,这靠人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说到这儿,你是不是好奇,难道纸就真的只能对折这么几次吗?其实也不是。刚才咱们说的这些情况,都是在纸的大小有限的前提下。要是纸张足够薄、足够长,那对折的次数可就有提升空间了。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就做过这么一个超有意思的实验,他们用了一卷厚度 0.1mm,但长度达到 4318 米的超长卷纸(普通卷纸也就 30 多米长)。你猜怎么着?他们成功把这卷纸对折了 13 次,而且这个结果和理论计算也是相符的。
还有更夸张的。曾经有一群学生,他们不相信专家说的人类永远无法将一张纸折叠 8 次这个说法。他们找来了一张长度将近 4 千米的卫生纸,还申请使用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无尽长廊来做实验。最后,他们居然把这张卫生纸对折了 13 次,这张纸变成了 8192 层。不过可惜,因为纸张在对折过程中皱得太厉害,吉尼斯世界纪录方没承认这个结果,但不得不说,他们这勇于挑战的精神可太值得点赞了。
咱们再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看。假设我们有一张厚度只有 0.1 毫米的纸,如果一直对折下去,那变化可太惊人了。对折 3 次的时候,厚度就是 8 张纸的厚度,大概 0.8 毫米,差不多是一个手指甲的厚度;对折 5 次,有 32 层,和一本笔记本的厚度差不多;对折 23 次,厚度达到 1 公里;对折 30 次,厚度竟然达到 100 公里;对折 42 次,厚度超过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,足足 38.4 万公里;对折 51 次,另一头都快到太阳上去了;要是对折到 103 次,这张纸的厚度已经超过 930 亿光年,这个距离,连宇宙都装不下了。这就是指数增长的恐怖之处,每对折一次,厚度就以倍数的方式增加,增长速度快到超乎想象。
所以啊,一张纸能对折多少次,关键得看纸的大小、厚度这些因素。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纸,对折次数确实有限,但只要条件合适,纸的对折次数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怎么样,这个关于纸对折的冷知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?下次再看到纸,说不定你就会忍不住琢磨它能对折几次呢。
好啦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。觉得有趣的话,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,点个赞、关注一下呗,愿你的生活也像这些有趣的知识一样银川股票配资,充满惊喜,好运连连哟!
发布于:黑龙江省众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